青年教师培训活动小结
党 霞
我本人很醉心和迷恋精神的说教,虽不堪忧被邪教徒洗脑,但对于交流抑或是清谈中精神信念的传递和思想火花的碰撞,确是乐此不疲。作为一个入校仅仅两年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经验的累积和反思,成长和发展的信念和规划,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一直很期待的青年教师培训如期而至,正是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助推力。我一直在想,培训中的精彩报告一定能够给我这个刚刚上路的新手灌注充沛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也会给我教学和班级管理带来实用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使自己更有信心去做好一名合格的教师。
青年教师培训领导小组秘书长沈庆红老师为我们邀约了格致的名誉校长、各个部门中高层领导的精彩报告,信念理念教育、教学与学校的教务常规、班主任工作和德育常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等等,不一而足。在青年学术沙龙开班仪式恰逢五四青年节,张志明校长回顾了五四精神与格致科学爱国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强调格致的文化和传统,勉励青年教师安心教学,发展成长,成长为德才兼备、教有所长、追求卓尔不群的教师。王丽萍书记以《教育信仰与教书育人》为主题,结合自己的从教经历和鲜活典型的案例深入浅出,勉励青年教师面对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依然要坚守教书育人的教育信仰,不要轻言放弃。格致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在格致中学任教54年有余的高润华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了两场报告,围绕格致中学“爱国”与“科学”两大传统,如数家珍般介绍了杰出校友与格致师生间的渊源和故事,生动展现了学校137年光辉而厚重的历史。回顾了格致师资队伍建设的历程,饱含深情地用自己54年的格龄和教学生涯以及格致优秀教师的课堂实例勉励我们青年教师自觉提升专业素养,提出学习型、研究型、复合型、反思型教师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明确了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上海市地理特级教师、格致中学校长助理吴照老师结合自身的从教经历、教学心得则围绕从学风可师、扎根课堂、科研引领三个方面对教师的专业自觉与专业成长作了深入剖析。海市物理特级教师、原格致中学副校长庄起黎老师,庄老师的报告围绕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适当性、教学过程的和谐性、教学对象的主体性、教学效益的全面性等五个基本面,结合自己青年时代初为人师的经历和体验,理论先行、推心置腹、层层递进地阐释了二期课改背景下“好课的标准”,为新教师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提供了明晰的目标要求和指导建议。教导处主任、荣获“上海市园丁奖”称号的语文高级教师孙苏老师作主题为《让规则成就你的未来》的报告精心准备了学校教务工作量表,介绍了学校教学教务规章制度,以“入格,合格,出格”为主线,结合自己的教务管理经验,强调了学校管理工作以及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深入体会“戴着镣铐跳好舞”尊重规则、学会合作的学校文化。德育处主任,区德育学科带头人杨永武老师的关于班主任基本素养的报告,并鼓励青年教师走到德育教育第一线,与学生、与班级一起享受这个共同成长的过程。此外,科研室副主任何刚老师结合自身的教育科研经历给我们青年教师作了题为《青年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科研课题设计》的报告,并勉励投身教育科研,致力于成长成为反思型研究型教师。
每周五下午的二个小时报告,可以说,每一场报告都是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每次的主讲老师都是精心准备,理论先行,案例充实,层次分明,推心置腹,听者则聚精会神,奋笔疾书,如沐春风,会心微笑、醍醐灌顶。在专家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受益匪浅,感触颇深。通过培训,我更加坚定自己作为一个教师的教书育人、引领学生的教育信仰,更加明确作为一位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每天踏实工作,每上一节新课,我都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查阅各种资料,力求吃透文本,准确把握难重点。每上一堂新课之前,我都报着虔诚、谦虚的学习态度,坚持观摩指导教师的每一堂新授课,做好笔记,细致观察、多思多问,定期总结教学反思。通过观摩、听课、学习、反思,汲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在师傅的建议下,形诸文字,以期更好的指导自己的教学,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青年教师。在实践、探索与反思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及时获取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捕捉到最新的教育动态,呼吸教育前沿的气息,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班主任工作我只做了一年,但是最大的感悟是心中有了一种信念,要懂得走近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用发展和现代的眼光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也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态度。只有在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才是试图引导乃至改变的起点。
此外,感谢青年教师培训和学术沙龙提供了一个倡导自由和思想交锋的交流平台,我们彼此分享着经验,一起探讨困惑、交流看法。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思想上的收获使我的内心变得富饶而充盈。
经常感怀于自己之前在格致中学的实习经历,浸润在热烈的研讨气氛中,感受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火花碰撞,每每心潮澎湃,流连忘返,心中总是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只有上海这座城市才能给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丰厚的成长土壤。今天的我总是心存感恩,无比珍惜每一次的培训活动和教研活动。在这两年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教育事业绝不仅是源于感恩就能做好的,向师傅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孩子们学、向家长学,处处皆课堂、时时有学校。我会时刻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经典阐释,怀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敬畏,秉承格致人的奉献精神,继续大胆地、小心地扎实学习,争取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青年教师。我相信,我愿意,我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