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0日,格致教育集团张燕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了2018学年度第一次工作室活动。
张燕老师向学员们介绍了本学期的工作室活动计划,对学员们的学习任务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每一项活动任务都扎扎实实地立足于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大背景,着眼于班主任教育思想认识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学员们也交流了寒假中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心得体会,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了通过阅读该书引发的思考,对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启发。
格致中学周健老师:
教师不要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的学生,应该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制一把个性化的尺子。教师不要在统一的时间去定期测量和评价所有的学生,应该把握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契机,在那个最合适的时机进行正向的积极的测量和评价。
格致中学陈蕾老师:
时隔半个多世纪,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依然闪光。一言以蔽之——爱是催发潜能、育化人格的唯一源泉。教育之路漫漫且修远,今后将穷尽智慧和耐心,开启、守护、静待每一朵花开。
格致中学戚欣怡老师:
这是一本值得教师一读再读的经典。其次,其中一篇对解决我现阶段的专业发展瓶颈有所启示。工作前两年我的重心放在学做老师、学做班主任上,去年我开始尝试着做课题,最后没做成功。苏霍姆林斯基受到一位医生的启发,开始记录学生的发展情况资料。有些数据单独看上去没有记录意义,但积累了一定数量以后加以统计、比较、分析,数据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由此,我分析自己研究课题失败的原因,虽然其中有我自身经验还不足的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缺少日常的积累和反思。任何研究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注重点滴积累。
格致中学沈梦华老师:
教学素养的提高,教学德育技能的掌握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刚开始工作的头几年,养成记录、反思、整理的习惯至关重要,将成为宝贵的教学财富。不怕麻烦,坚持自律,有计划、有目标地推进自己的德育实践工作。
储能中学蒋嘉顺老师:
读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这本书,我深深感觉到,教育是一项深远的事业,3年的经验我只是学会了一些皮毛而已,今后我要走的路还有很多,只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学习,才能让我不断前进。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65条建议“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教师越是善于给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一种解决任务的性质,那么他们的智慧力量就越加积极地投入这种活动,障碍和困难就暴露得越加明显,从而使脑力劳动成为一种克服困难的过程。我将在新一年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使原本授课时的授之以鱼变成授之以渔,以培养学生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
格致初级中学程菁老师:
多读书。书到用时方恨少。确实,要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必须多读书,读好书。这一学年,我要坚持阅读,结合自己平时的教育随笔,及时反思,修正自己的不足。
民办明珠中学陈俊老师:
书中的100条建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但由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的不一致,所以只能借鉴,不能照搬。今后的打算:撰写为期一年的教学日记,拟定题目《铃声响起》。
民办明珠中学韩巧霞老师:
常读常新。第一次是读大学时,完成任务而读;第二次是工作后前三年,那时辅导学生高考,有了教学困扰后向书本寻找解药而读; 这一次,也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读,却有了不同的感受。这次阅读我改变了阅读方法,每条阅读后尝试和作者对话,并总结出自己的心得落到实处,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理念。
民办明珠中学宋杰老师:
每个学生智力发展的速度和学习能力各有不同,教师的第一要务是确定“每个孩子此刻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更多关注每个学生智力发展的区别和情感、心理成熟的早晚,认真分析每个孩子个体特点并区别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