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暑假,同学们决定于8月15日参观上海博物馆,将其作为高二(6)班的班级特色活动,在历史银河中尽情畅游一番。上海博物馆作为一所一流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多年来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享誉国内外,体现了上博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和极富前瞻性的眼界和追求。其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三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数。上海博物馆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体现了上博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和极富前瞻性的眼界和追求。而这些,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古代人的智慧,从有些展品的花纹、形状的等,都无不栩栩如生,纹理也很清晰和优美,这可不是非能工巧匠做的出的。正是这些展品,让我们深深地领略到古代曾经出现的灿烂的文化。不少的外国人游客,还有很多的全国各地来的游客,大家都很仔细的看这些文物,都对古代的这些文物赞不绝口。
活动感言
此次班级组织活动参观上海博物馆。进入博物馆的大门后,陶瓷秀首先为我们展开穿梭的时空门。我根本不了解瓷器文化,但我对中华的文化引以为豪。我知道,中华的三大圣朝汉唐清的陶瓷肯定粉墨登场。看到很多,从汉的黑陶,到唐的青瓷,再到宋的月白色、天空蓝的陶器。到了清朝,彩瓷已经不再稀奇了,但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经过历史浪潮的洗礼,陶瓷从简单的条纹横纵向变化,到简单的图案再向百鸟图完整的呈现,越来越美,单外形到了清朝就有西方杯具的样式了。历史的巨变是漫长的,可我渐渐觉得,如果历史是个巨人,把它缩小我却看到了人的一生的变化。或许历史会经历改朝换代,听得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悲痛呐喊,也听得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壮丽凯歌,一朝一代,起起伏伏,可是文化依旧在历史的银河流淌,技术依旧挂上云帆横济时空的沧海,整个社会在进步,永远都能体会到隐形的加速度。虽然很多时候会有衰退的迹象,但乐观的一面是永恒的。
徜徉在整个博物馆里,时间仿佛已经凝固了,一下子带到了古代,看到这些几千年前的展品,心里有的只是崇敬和赞叹,不得不佩服古人,都说中国拥有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从博物馆就可以看到了。不管是青铜器、陶制品、印章,还是书法,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无不让我们感受到似曾相识,但又是那么的古老,似曾相识。其中很多粘在展品上的泥土、斑驳的锈迹,透露出它年代的远久以及成熟的工艺,现在很多的纹路都还在用,比如说兽行花纹等。
我注意到很多的文物都是个人捐献的,我觉得很值得尊敬。这些人都需要被记住的,因为他们的宽容大度,才让这些国宝级的文物可以让广大的人来欣赏,让大家来记住历史,没有一定的心胸,如果把它据为己有,自己欣赏,也无不可,但是,很可能我们的子孙后代再也看不到这些祖先的作品,这才是最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