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北大心理健康讲演实录《追求阳光心态》
汪小彦
“一堂课让你豁然开朗;一席话让阳光洒满心扉”
本书作者孙东东教授的讲座正是如此:他上的课让学生们豁然开朗;他说的话犹如阳光洒入了学生们的心扉。
阳光心态是积极、知足、感恩、达观的一种健康的心智模式。有人说:“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用阳光心态享受生活,善于发现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要学会欣赏每个瞬间,要热爱生命,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用阳光心态享受生活,学会放下。该放下的放下,学会谅解、宽容。不原谅别人,等于给了别人持续伤害你的机会。要学会放下,忘记该忘记的,记住该记住的。
人有九类基本情绪:兴趣、愉快、惊奇、悲伤、厌恶、愤怒、恐惧、轻蔑、羞愧。前两个兴趣和愉快是正面的,第三个惊奇是中性的,其余六个都是负面的。在这九类基本情绪中,两类是好的,六类是不好的。由于人的负面情绪占绝对多数,因此人不知不觉就会进入不良情绪状态。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塑造阳光心态,把兴趣和愉快这两个好情绪调动出来,使大家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当中。因为心境具有两极性,好的心情使你产生向上的力量,使你喜悦、生气勃勃,沉着、冷静,缔造和谐。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阳光心态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
人的九类基本情绪中只有两类是正面,身为老师就得着力充分调动学生们这两种情绪,尽可能减少学生产生后六种负面的情绪。
如何培养学生们的阳光心态呢?
首先,老师本身应该要拥有阳光心态,从而言传身教。当然这个境界不是说拥有就拥有的,所以老师必须不断追求。像研读孙东东教授的书就是很好的途径之一,他甚至告诉了我们十全十美的人的标准。
其次,教会学生改变态度
比起事情本身,更重要的是人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态度变了,事情就变了。事情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我们对事情的态度。蚂蚁虽小,可以破坏大堤,一个人改变了对事物的看法,事物就会改变。
总之,读了此书感觉更健康,更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