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五月十四日,高一生物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延安路上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它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地质学、天文学多种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博物馆,内容包括古动物史,古人类史,现代动物三部分。通过解读几千个陈列标本和图片,同学们对于生物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动植物的基本特征、生活环境及分类和进化等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有感
高一(2)班 吴淳鹏
走下那一级级楼梯,从那年久失修的大铁门中钻出,回头看去,大门上方自然博物馆的那几个大字随着岁月的流失,早已失去了光彩,回味着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整个过程,我们学会了许多,许多。
从追逐的古时代展区,在那里了解了恐龙的发展史——从最早的三叠纪开始出现并且逐步的统治整个地球,到白垩纪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开始逐渐消亡,直到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完全的突出了历史的舞台。恐龙对地球如此长时间的统治但是最终还是被大自然所淘汰,这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了大自然适者生存的残酷和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
通过对恐龙发展历程和恐龙化石的学习,再次证明了地球上的鸟类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明白了生物从海洋向陆地登陆的艰苦历程。随后还学习了奇蹄类偶蹄类等动物的分类标准和代表动物。
在这里完美的诠释人类发展进化的历史,人类的祖先是谁,在这里你会轻易的发现答案——从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最后发展成为现在的人类。人类的身体为了适应环境而不断的改变着,逐渐的进化着,脑容量不断扩大,大脑语言交流功能逐渐完善等,这里再次体现了自然选择学说——适者生存,为了生存必须不断进化适应大自然,而不适应的则会逐渐被大自然所淘汰。
第三层,现代动物展区,在这里我们辨认了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了解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和之间的联系。
带着好奇走进自然博物馆的大门,满载着知识离开了这座历史悠久的自然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