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多元评价机制
新世纪社会的变革引起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多层次性的特点,因此教育培养模式也要随着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知荣辱、明是非、有爱心、有道德、人格健全、文化素养高的有用人才。鉴于此,学校在落实分系列德育实施方案时,依循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搭建平台的原则,对学生的评价尊重学生的多元选择,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打造学生的特质,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将来成为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的精英奠基,学校实施学生多元评价机制。
1、格致中学实行多元评价的目的
学生多元评价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公民为目标,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生多元评价重在关爱每一位学生,重视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关注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观察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行为表现,捕捉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树立目标,规划人生蓝图,做到为学生修身设置路径,为学生成长搭建阶梯。通过评价导向、激励、教育学生努力追求目标和不断完善自我。
2、格致中学实施多元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评价要以具体事实为依据,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原因,提供解决方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出发展建议,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学生多元评价可以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方面进行评价。
(2)激励性原则
评价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潜能与特长,鼓励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对于进步明显、提升较快的学生,要特别给予关注,注重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典型事例去引导、教育、激励。对于受到处分的学生,要特别给予关爱,帮助他们制定改进措施,使其正视存在的问题,树立改正的勇气和信心,并付诸努力。
(3)过程性原则
过程性评价要着重体现适时性、有效性和教育性,关注学生每一天、每一环节和每一阶段的发展水平和成长状态。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适时、有效地开展评价,使评价活动成为伴随学生成长的教育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
(4)阶段性原则
阶段性评价是在学段或学期、学年结束时对学生发展目标实现程度作出的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积累和总结。阶段性评价以过程性评价生成的事实材料为依据,要注重帮助学生总结、反思本阶段的成长状况,及时修正发展方向,确立发展阶梯目标,使之在及时改进、不断完善和努力追求中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利用家长会、家委会、家访等多种形式及时将学生阶段性评价信息与家长沟通。
(5)导向性原则
正确处理激励性与客观性的关系。从激励、帮助学生健康发展的意愿出发,分寸得当、客观公正地反映和评价学生的成长发展状况。要兼顾学生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发展状况,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彰显个性特长。
3、格致中学多元评价内容
为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品格高尚、意志坚强、善于反思、责任心强、有自信心与公德心、善于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具竞争力与独立性、乐观、富同情心与爱心、讲诚信、知感恩等,为学生将来成为学有所成、研有所精、责有所担的社会精英奠基,对学生在文明礼仪、学习、集体活动、劳动、交往等各方面的参与表现及取得的成绩,实施多元目标评价:
(1)个人多元目标评价
①集体活动
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在学军学农社会实践中有突出表现。
体育先进个人:在运动会(市、区、校三级)、体育节中取得优异成绩。
艺术先进个人:在板报、绘画、书法、剪纸、摄影、优秀主持人、校园歌手、歌咏比赛等艺术类活动中有优秀表现。
志愿者服务先进个人:在社会公益劳动、社区服务中表现突出。
②行规教育
行规教育标兵:依据《格致中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评选,每学期末各班级评选出20%左右的行规标兵。
③好人好事
金爱心个人:积极组织或参加爱心行动表现突出,主动助人解决困难,有典型事例。(两年一次,由学校选定参加市级评定)
④住宿生
住宿生标兵:学校宿舍按住宿生评比条件评选。
⑤班级工作
优秀班干部:班级按优秀学生干部评比条件初评上报,学校评选。
优秀团干部:班级按优秀学生干部评比条件初评上报,学校评选。
优秀团员:班级按实际表现评选3名左右上报,校团委评选。
⑥学生会工作
优秀学生干部:学校团委、政教处按优秀学生干部评比条件评选。
⑦⑧三好学生
按新三好学生评价标准,班级按分配名额评选、上报,学校进行联评,确定各级别三好学生。
(2)集体评价
优秀班级:形成优良的班风、学风,每学年度学校评比一次,分学年评选,各学年取前四分之一。
优秀团支部:每学年度学校评比一次,分年级评选。
文明寝室:每学期学校评比一次,学校宿舍按住宿管理评比条件评选。
行规优秀班集体:每学期学校评选出3个行规优秀班集体。
明星社团:按照我校社团考核条列每学年评定一次。
4、评价保障
(1)班级评价保障
班主任组织考评小组进行评价,做到公正、公平,起到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完善自我的激励、导向效果。
(2)校级评价保障
政教处、学年组、团委、各相应组室依据学生的事实材料,公正、公平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特长,提升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