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格致文化”品质 创新现代学校文化

作者:校办     发布时间:2012-3-13 点击数:2881

 提升“格致文化”品质   创新现代学校文化

在上海的闹市中心人民广场附近,五栋外墙赭红色的建筑错落有致、庄重典雅,这就是有着132年办学历史的名校——上海市格致中学。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学校明确了“文化立校,学术兴校,管理强校”的发展策略,进一步传承格致文化,发扬格物致知精神,建设融历史与现代一体的经典名校。

1、“格致文化”的底蕴

格致中学,前身为格致书院,由徐寿(1818-1884)和英国傅兰雅(1839-1928)等人创建于1874年。“格致”作为“格物致知”的省称,其主要意思就是:穷究事理,获得真知。格致先驱创办“格致书院”正是这种“科学救国”、“科学兴国”思想的具体实践,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的精神。

2、“格致文化”的解读

现今的格致人首先应该先弄清楚“格致文化”的内涵。所谓的格致文化决不是简单的学校办学历史,也不是几位创始人和一批杰出的校友,而是能够体现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的学校精神。它是一种呈现办学理想的、融理念与实践的文化现象。“格致文化”的内涵体现在以下的五个方面:(一)它弘扬了中国儒家文化讲求知识分子注重个人修身养性,进而兼济天下的传统;(二)它呼应了“五四运动”倡导的科学、民主精神和实现民族富强的理想;(三)它体现了近代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学习西方科学和先进文化,实践科学救国的务实探索;(四)它注重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的培养,形成“格物致知、求实求是”的学习方式;(五)它形成了“和谐发展、理科见长”的办学特色。

3、“格致文化”的传承

当代格致人继承“科学”传统,除了“学习知识”之外还应该培育“科学精神”,这种精神至少应该包含:非功利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实证原则(这是寻求真理需要的方法);人类理性的原则。这才是对“科学”传统比较全面的理解。

4、“格致文化”的创新

传承格致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但创新格致文化更是我们的未来使命。“格致文化”的创新依据是什么?“格物致知”是格致学校文化的灵魂,是最宝贵的学校精神。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代先进教育理念,不断赋予其时代特性,努力使格致精神得到真正发扬。首先,我们对“格物致知”的内涵作了深入理解,即“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探究事物、改造事物”。其次,我们对“爱国”的传统作了深入理解,即“远大理想、国际胸怀、报国之志、强国之才”;对“科学”传统的深入理解,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实践创新”。
   
我校在传承和创新学校文化方面主要作了三个方面的实践探索:(一)发掘学校历史资源,丰富格致文化内涵。(二)开发整合特色课程,构建《格致新课艺》体系。(三)着手制度文化创新,探索文化管理模式。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问题反馈 | 地理位置| 违法举报

 沪ICP备05028997号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3828号

上海市格致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9

地址:上海市广西北路66号 邮编:200001 电话:67157666、63510228 传真:33040215

违法举报电话  63510228*2701 67157666*2701 email:gezhi@gezhi.edu.cngezhi@hpe.cn

中文域名:上海市格致中学.公益

     
当前在线人数:6690;累计访问人数:3468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