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高峰计划”、“攻关计划”之格致中学吴照、刘骏、娄华老师领衔的高中学科基地与区内结对的强校工程学校——上海市应昌期围棋学校的联合研修活动如期举行。新时代,学科教学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培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核心素养。为此,本联合研修团队决定以化学学科为切入点,围绕课题“新时代课改背景下化学混合式学习实践研究”聚焦课堂教学实践,促进教和学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本次联合研修活动由娄华老师主持,应昌期围棋学校的郁中副校长、黄浦区初中化学教研员黄莹老师、闵行区初中化学教研员程静芳老师及双名基地的全体学员、黄浦区 “种子计划”化学团队、格致教育集团化学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闵行区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应昌期围棋学校的戈凯怿老师结合基地的攻关课题,采用混合式学习的方式以《溶液的酸碱性》为题开设了一节展示课。混合式学习的模式,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二者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果。
本节课启动混合式学习模式,课前经线上调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确立教学起点,设计学习活动;课中从学情出发,通过问题解决组织实施有效的学习活动;课后通过线上作业进行反馈,以利深度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戈老师从学生的困惑点出发,设计了三个层级结构的学习活动:从单一溶液酸碱性溶液稀释过程中酸碱性变化,直至酸碱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通过动手实验、小组讨论、交流倾听,从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定性感知溶液的酸碱性,上升到对溶液酸碱性的定量解读;从图像变化到模型建构,从宏观现象到符号表征;从试管实验到点滴板的改进,让实验操作更加简约,实验现象更加的凸显。课上通过数字化实验的使用,依据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巧妙地将化学原理与图形联结建立,突破教学难点。“未知数”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则将线上线下学习内容进行了有机地整合。混合式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同时也更好的凸显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
课题组成员上海音乐学校实验学校吕春林老师从“立足基础、拓展思维,设计巧妙、建构思维,技术多元、混合多元”三个方面进行了点评;静安区教育学院教陆惠莲老师则从基地课题研究的角度,就本节课中尝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本节课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跨学科学习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闵行区的教研员程静芳老师从严(教学层次分明)、实(知识落实和过程反馈有效)、活(学生思维的发展可见)、尖(信息技术的使用恰当)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风格和手段进行了评价,同时也将本区在简化实验方面所做的工作做了交流。应昌期围棋学校郁校长对青年教师寄予厚望,希望青年教师能借力“双名工程”的平台,把握机会,加速专业成长。
此次联合教研活动是一次融合多方资源,合力助推强校工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一种尝试和体验,引发思考。期待后续的教改实践,能进一步推进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期待格致中学领衔的“高峰计划”、“攻关计划”联合工作团队能发挥更大、更好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