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格致新闻 > 校园新闻 > 黄浦校区

中国非遗日 谈谈上海滑稽戏的传承

作者:潘燕雯     发布时间:2018-6-8 点击数:2394

    

  中国非遗日 谈谈上海滑稽戏的传承

                                                                ------格致非遗青年采访童双春老艺术家

 

    201869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又来到了!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口号是“见人见物见生活”、“活态传承、活力再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

    日前格致中学“上海非遗青年团队”的成员们,非常有幸采访到上海家喻户晓的滑稽戏、独脚戏表演艺术家------童双春老师。作为独角戏传承人童双春老师刚刚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20115月,上海滑稽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滑稽戏的姐妹艺术独脚戏,早在2008年也入选了国家级非遗名录。独角戏、滑稽戏是深受上海市民喜爱的本土艺术,具有鲜明的海派特征,蕴含丰富的上海文化。它又像一所流动的上海民俗博物馆,保留、传承着上海的民俗、方言和风情。

        童老师笑容满面,容光焕发,他开门见山就说:“不要看滑稽戏就只是个搞笑节目,对文化的基础要求相当相当高的。”滑稽戏并不只是一个令人看过笑过就能忘却的表演节目,传统滑稽戏,看似平常,实则深刻,讲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每一个节目的编排、每一个剧本创作、每一个包袱表现,都蕴含着表演者和创作者精巧的构思和智慧,这都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的。如何用有趣的语言把笑料背后的道理讲出来,如何把一个个笑料串联起来……这一切的一切,是需要靠文化的内涵来支撑的。“今天看到你们重点高中的学生来关心滑稽戏艺术,研究滑稽戏文化,我非常高兴!”

    童老师带领我们回忆起40多年前上海滑稽戏、独脚戏的辉煌,在那个时代,一张本来六毛钱的门票能涨到12元的天价,为了买票人们能在冰天雪地的寒冬里彻夜排队,吸引力巨大。《七十二家房客》不仅轰动长三角地区,在全国各地都具有一定影响力,一火就是几十年。2006年中日友谊文化节,这部戏在大阪演出四场,同样一票难求。

    在和童老师谈起滑稽戏的现状时,老人也有很多失落,更多的是理性的分析:近几年滑稽戏团招不到人,3个剧团现在加起来不到100人,优秀作品少、大型演出少、冒尖演员少,更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好的剧本。年轻演员传承经典段子是必修课,可是一成不变的内容总会让观众觉得乏味。现在写剧本的人有虽有,可写出来的内容却总是少了那么一点“味道”。童老师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创作总是要自己来的。经典段子《师徒俩》就是由自己在虹口小菜场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来。现在的编剧人,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就是为了搞笑而搞笑,甚至有的内容也笑不出来。滑稽戏创作最难的部分就是—— “脱油去俗”。作品固然需要贴近生活,可是却又高于生活,这其中的道理还是需要每个人细细品味和不断探索的。

    情景剧的黄金年龄已经过去,滑稽戏已经不能很好地吸引如今的观众群体,受众面也日渐狭小,老艺术家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滑稽戏要想不落伍,不是靠现代新鲜词语,而是靠发挥关注现实的传统,揭示、反映现在生活中的丰富故事。而新的剧本少,也正是滑稽戏发展最大的症结。正因如此,上海滑稽戏的创新迫在眉睫。童双春老师在采访中再三提到了做滑稽其实就是做研究,它是需要文化底蕴和专业精神的,是需要肯钻研,肯创新的。

    我们在之前的采访中也了解到现在上海滑稽戏大多和话剧合作,以舞台剧的方式呈现,多走向大学校园。这其实是上海滑稽戏宣传方式的一种创新,也是上海滑稽戏在努力吸引年轻观众的体现。除了可以与话剧方式相结合外,如今也有许多上海滑稽戏的业余爱好者自愿组织表演。不但更贴近群众生活,更体现了上海人民对滑稽戏的情怀。

每一样非遗的传承都会面临着创新难,跟上现代社会节奏难的问题。其中,上海滑稽戏必定需要摒弃一些自身固有的传统,来和现代社会的媒介相合作,多和群众互动是关键。对我们自己而言,我们要珍惜这个代表着上海历史和上海声音的传统艺术,抱着珍惜的心去了解它,用自己的力量去传承它。每一项非遗,只有在民众有保护的意愿和非遗本身愿意创新的基础上得以源远流长下去。

今年是滑稽戏111周年诞辰,滑稽戏就是我们生活的镜子。

它是上海人生活的一部分,

是市井烟火的喧嚣和温暖,

是贩夫走卒的苦恼和欣悦。

  看滑稽戏看的不是戏,是生活!

童双春老师接受“上海非遗青年”团队的采访

童双春老师讲述上海滑稽戏的故事

同学们认真聆听并采访提问

双字辈的经典照片

合影留念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问题反馈 | 地理位置| 违法举报

 沪ICP备05028997号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3828号

上海市格致中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9

地址:上海市广西北路66号 邮编:200001 电话:67157666、63510228 传真:33040215

违法举报电话  63510228*2701 67157666*2701 email:gezhi@gezhi.edu.cngezhi@hpe.cn

中文域名:上海市格致中学.公益

     
当前在线人数:3782;累计访问人数:34720102